2016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一》常用的产地加工方法小结
2016-08-19 10:39 医疗卫生人才网 来源:华图教育
医疗卫生人才网同步中国人事考试网考试动态信息:2019年执业药师资格考试报名入口:中国人事考试网,请考生多加关注。更多执业药师考试报名公告、执业药师考试报名入口、执业药师证书领取等相关资讯请关注:医疗卫生人才网、华图卓坤!医疗卫生培训咨询电话:400-810-8989。
医疗卫生人才网讯:2015年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在大纲结构、内容和具体能力要求方面都做了较大的修订,2016年考试大纲与2015年的大致相同,故考生可参考2015年资格考试真题来备考。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包括中药学总论、方剂学总论、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药理与毒理等课程,涉及7门课程的相关内容。考点多且分散,涉及面广,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不容易把握重点,知识点容易混淆。
因此,在备考专业知识(一)中,华图医疗培训专家给考生的建议是:1、抓住重点知识点,将重点知识点抓住,记熟,考试过程中灵活运用。2、关注教材上的实例,执业药师考试现在注重以用定考,对考生实践能力要求大幅提高,因此教材中涉及实例部分的内容是考试重点,在备考中要注意总结,分类归纳,帮助记忆。
第二章中药材生产与品质,在15年之前是属于中药鉴定学总论部分的内容,中药鉴定学总论部分内容历年考分大约在6分左右。大多集中在第二节中药材的产地与第三节中药材的采收中。
现将第四节中药材的产地加工内容总结如下:
一、考纲要求
(四)中药材的产地加工
1.产地加工的目的
目的、具体内容
2.常用的产地加工方法
拣、洗、切片、蒸、煮、烫、搓揉、发汗、干燥
高频考点精讲
一、产地加工的目的
1.除杂,保证纯净度
2.干燥,保证药材质量(常用鲜药:生姜、鲜鱼腥草、鲜石斛等)
3.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刺激性(附子-降毒;狗脊、枇杷叶-除毛)
4.商品规格标准化
5.包装、运输与储藏要求
二、常用的产地加工方法
1.拣、洗
具有芳香气或含有多量粘液质的药材不洗——薄荷、细辛、木香
2.切片
较大的根及根茎类—大黄;坚硬的藤木类—鸡血藤;肉质的果实类—木瓜等需要切
具挥发性成分和有效成分易氧化的不切—当归、川芎
3.蒸煮烫适合含浆汁、淀粉和糖分多的药材
白芍—煮至透心天麻、红参—蒸至透心
太子参—沸水中略烫五倍子、桑螵蛸—蒸至杀死虫卵或蚜虫
4.揉搓干燥过程中皮肉易分离而使药材质地松泡的——皮肉紧贴,达到油润、饱满、柔软或半透明(玉竹、党参、三七)
5.发汗
有些药材在加工过程中为了促使变色,增强气味或减小刺激性,有利于干燥,常将药材堆积放置,使其发热、“回潮”,内部水分向外挥散,这种方法称为“发汗”
目的:促使变色、增加气味、减少刺激性、有利干燥。如厚朴、杜仲、玄参、续断、茯苓等。
6.干燥
《中国药典》规定药材产地加工的干燥方法:
烘干、晒干、阴干均可——干燥
不宜较高温度烘干——晒干、低温干燥(≤60℃)
烘干、晒干均不适宜——阴干、晾干
短时间干燥——暴晒、及时干燥
【单选题】
《中国药典》规定,低温干燥的温度一般不超过
A、20℃
B、30℃
C、50℃
D、60℃
E、70℃
【参考答案】D
【解析】《中国药典》对药材干燥的表述方法如下:
(1)烘干、晒干、阴干均可的,用“干燥”表示。
(2)不宜用较高温度烘干的,则用“晒干”或“低温干燥”(一般不超过60℃)表示。
(3)烘干、晒干均不适宜的,用“阴干”或“晾干”表示。
(4)少数药材需要短时间干燥,则用“曝晒”或“及时干燥”表示。
以上便是中药材的产地加工方法部分重点考点,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复习有所帮助,华图医疗卫生人才网也会在后续讲解其他章节的重点考点,请大家继续关注!
更多执业药师报名公告、执业药师备考指导、执业药师试题、执业药师证书领取等相关资讯请继续查看:医疗卫生人才网、华图卓坤!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还可以领取免费备考资料、参加活动、优惠购课等!
华图卓坤公众号 | 华图卓坤卫生人才 |
继续分类查看>>医疗卫生人才招聘|护士资格考试|医师资格考试|药师资格考试|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华图卓坤,专注医考,精于辅导!
(编辑:S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