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05 14:45:57 医疗卫生人才网 http://ylws.huatu.com/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华图医疗卫生人才网整理发布:2016医师资格考试护理学:心源性晕厥的心律失常,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更多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考情政策解读,报考问题咨询,请关注(华图医师资格考试)公众号。加入备考交流群:,参加刷题、模考、领取更多备考资料!
1.快速型心律失常 因快速型心律失常而导致心源性晕厥发作,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者,少数也见于正常人。
(1)室性快速型心律失常:
①室性心动过速:并非所有类型的室性心动过速均引起晕厥发作。室速引起晕厥发作者主要见于心室率快且有器质性心脏病致心排出量急剧下降者。
A.单形性室速:a.持续单形性室速;b.非持续单形性室速;c.特殊类型的单形性室速,如右室发育不良性室速、束支折返性室速等。通常良性特发性室速、并行心律性室速和加速性室性自主节律不会引起晕厥发作。
B.多形性室速:a.Q-T间期延长的多形性室速,包括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类。前者见于Jervell-Lange-Nielsen综合征和Ward-Romano综合征;后者见于低血钾、低血镁或延长心肌复极的药物,如抗心律失常药、三环类抗抑郁药、锑剂及有机磷等灭虫剂等,也见于缓慢性心律失常、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和各种心脏病引起的心肌病变。b.Q-T间期正常的多形性室速,包括缺血性多形性室速和联律间期极短的多形性室速。因多形性室速(即经典的尖端扭转型室速)发作时心室率极快,类似于室扑室颤,故常伴心源性晕厥。
C.双向性室速:除非是心室率极快者,否则一般双向性室速不致发作心源性晕厥。
②室扑、室颤: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过程中、预激征合并房颤者、严重电解质紊乱、触电、雷击等,为极重型心律失常。两者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均等于心室停搏。一旦出现,病人迅速出现Adams-Stoke综合征。
③频发多源室性期前收缩:偶可引起心源性晕厥。
(2)室上性快速型心律失常:
①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通常不致发生心源性晕厥。当心室率超过200次/min且伴有器质性心脏病时则可有晕厥发生。
②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心室率极快且有基础心脏病者也可有晕厥发作。
③预激综合征参与的快速型室上性心律失常:反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多条旁路所致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型心动过速经旁路下传,房速伴1∶1旁路下传,房扑伴1∶1或2∶l旁路下传,心房颤动经旁路下传等,这些类型的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因常伴有快速心室率而导致心源性晕厥的发生。
2.缓慢型心律失常 该型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源性晕厥发作,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者,如急性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各型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等。
(1)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包括严重窦房传导阻滞、持久性窦性停搏、慢-快综合征、双结病变等,均易发生心源性晕厥。
(2)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当心室率极度缓慢时可发生心源性晕厥。
3.急性心脏排血受阻
(1)心脏肌肉病变:主要见于原发性肥厚梗阻型心脏病,患者主动脉瓣下室间隔显著增厚,室间隔厚度超过15mm,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厚度之比>1.5。当剧烈运动或变更体位时,心脏收缩加强,肥厚的室间隔接近二尖瓣前叶,使左室流出道梗阻加重,从而发生晕厥甚至猝死。部分病人晕厥和猝死与心律失常有关。
(2)心脏瓣膜病变:主要为瓣膜狭窄所致。
①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变:A.重度二尖瓣狭窄(瓣口直径<0.8cm)者,变更体位或运动后可发生晕厥。个别病人因左房巨大附壁血栓或赘生物嵌顿,或脱落后嵌顿瓣口而致晕厥发作或猝死。B.主动脉瓣口面积<1cm2时,变更体位或运动后可发生
相关文章阅读推荐:
官方公众号
官方客服号
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推荐 | |||||
热点考试 | |||||
考试公告 | 考试快讯 | 报名时间 | 报名条件 | 报名入口 | |
考试时间 | 考试科目 | 准考证打印 | 成绩查询 | 证书领取 | |
实用备考 | |||||
免费直播 | 每日一练 | 医考题库 | 网课推荐 | 备考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