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医疗卫生 > 医药卫生快讯 >

阅读模式

请医生说说心里话(十二):樊代明——病人是医生衣食父母

2014-10-21 09:17 医疗卫生人才网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著名消化病专家、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樊代明院士

  查阅上期:请医生说说心里话(十一):秦伯益——治愈 帮助 安慰

  我今年61岁,是一名内科医生。自学医算起,今年正好是从医40周年。同辈多数都已退休,因为我是院士,还要为病人服务一段时间。在过去的1万多个日日夜夜里,我救治了数十万病人,所幸没有出过医疗和责任事故,但大大小小差错也经历了不少,甚至也耽误过病情。今后还能从医多少日子,还会发生什么情况,很难料定。读“请医生说说心里话”专栏,颇有感触。本来想在退休时才说这三句话的,现在看来还是先说好些。

  第一句话——做除法不是个大数。

  近几年,辱医伤医事件不断。有人讲,目前医院成了两个战场,一是救死扶伤的战场,一是辱医伤医的战场。就我看来,有些言过其实。在我所在的医院和我所看到的医院,主要还是在救死扶伤,伤医事件很少很少。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每天都有数以百万计的患者来医院看病,即便每天一起纠纷,那也只是数百万分之一。所以我要说,一旦做除法,医患纠纷便不是个大数,因为被除数太小。这说明绝大多数医务人员在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同样,绝大多数病人对医生的服务是满意的。中国医生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随便举个例子,50年前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仅40岁左右,现在超过70岁。有人说这是因为吃住等生活条件改善了。但这只是一方面。大家知道,中国历史上有200多个皇帝,他们的平均年龄也才40岁左右,你不能说皇帝吃得不好、住得不好。而今天我们普通老百姓寿命也近80岁了,在这其中,医疗卫生的贡献,或者说医生的直接贡献功不可没。

  第二句话——做乘法不是个小数。

  尽管辱医伤医事件发生的概率是数百万分之一,但一经媒体报道,便是对数百万医务人员身心的沉重打击,也会引发数以千万计甚至数亿民众对医生的不解、怀疑和不信任,最终导致医患矛盾愈演愈烈。这就是我要说的,做乘法不是个小数,因为乘数太大。我们要充分认识这少数或偶然的现象引发的危害性。大家知道,医生是一个高风险职业。哪个行业都允许有差错率,就是烧一窑砖还会有一些废砖呢。事实上,要求医生做到1/1或10/10没问题那是可以的,要做到或许也还可以,但要做到千分之千、万分之万就难了,要做到百万分之百万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希望大家能理解这一点。当然,医生要竭尽全力不出差错,出了差错要及时补救,并给病人解释直至得到理解。要知道,尽管医生的差错可能是万分之一,但对病人来说就是100%的痛苦甚至灾难。怎么办?政府的保障,特别是医疗保险和医生保险制度要跟上,不能只让病人和医生承担,甚至只让病人单方承担。

  第三句话——医学非万能,医生不是神。

  生老病死乃自然规律,无法抗拒。医生力所能及帮助病人,有时只能延长生命,有时只能减轻痛苦。可以追求最好结果,但不是每个人都可获得最好结果。一定不要把最好结果作为每一个病人救治的最终结果,也不能以此来衡量医生的水平。医学是一门复杂的科学,人体的很多秘密我们并不了解,绝大多数疾病的真正病因我们并不知道,还有大量的晚期疾病仍是不治之症。医学目前不是万能的,医生是人不是神。每个病人都期望治好病,少花钱,这是最高目标;次之是花大钱治好了病;就怕花了大钱病没治好,人财两空。造成这种状况,除了医学本身有局限性外,还有就是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使然——既然要求医生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用100%的努力去抢救,最终没有救治成功的责任,就应该大家一起来承担。

  从“医生说说心里话”这一系列文章里,我们看到的医生,每天往往要接诊数十位病人,每人只有几分钟,不然看不完,医生连如厕的时间都没有。疲惫的医生回家还要学习,因为医学知识的半衰期只有五年。他们不能用旧知识给病人看病。医生是一个需要永远学习的职业。

  最后说一句,医生是病人的救命恩人,病人是医生的衣食父母。医患关系应该是什么?最好是父母般的恩人与恩人般的父母。

  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医疗卫生人才网华图卓坤

(编辑:admin)

华图卓坤

华图卓坤

华图卓坤官方微信:htylhk

立即关注
  • 发布 最新招考资讯
  • 推送 优质备考资料
  • 练习 全真模考题库
首页
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

手机扫码阅读

关注官方微信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