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腐烂:鲜类药。
中药的正确熬制方法
一、煎药容器以砂锅、搪瓷器皿、不锈钢为宜,严禁用铁器。
二、中药入煎前应先用冷水浸泡20分钟左右。煎药用水量一般以浸过药面1-3厘米。大剂量和松泡易吸水的药物可适当增加用水量。
三、煎药时间应根据药性而定,一般药为30分钟。解表药、清热药、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沸后煎15-20分钟。滋补药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40-60分钟。煎药时要搅拌药料2-3次。每剂中药一般煎二次,第二次煎时间可略短。
四、煎药量:儿童每剂50-100毫升。成人每剂150-200毫升。
五、特殊药物的煎煮方法:
1、“先煎药”:煮沸10-15分钟,再加入其它药同煎。
2、“后下药”:在一般药即将煎至预定量时,投入同煎5分钟即可。
3、“溶化药”:应在其它药煎至预定服药量,取药汁,微火煎煮,不断搅拌溶解即可。
4、“冲服药”:将冲服药调入煎好药汁或开水中冲服。
5、其它特殊药物按医嘱煎煮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中药的服法:一、每天煎一剂,每剂煎二汁,早、晚各服一汁,一般在饭后服为宜。
二、丸药一般每天服二次,服时最好将药烊开服用,便于吸收增强疗效。
未煎药需妥善保管,防止受潮、变质。
提取中药成分的几种溶剂提取法
用溶剂提取中药成分,常用浸渍法、渗漉法、煎煮法、回流提取法、连续提取法等。同时,原料的粉碎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设备条件等因素也都能影响提取效率,必须加以考虑。
(1)浸渍法:浸渍法是将处理过的药材,用适当的溶剂在常温或温热(60~80℃)的情况下浸渍以溶出其中成分。本法适用于有效成分遇热易破坏以及含多量淀粉、树胶、果胶、粘液质的中药的提取。但浸出率较差,特别是用水为溶剂,其提取液易于发霉变质,须注意加入适当的防腐剂。
(2)渗漉法:渗漉法是向中药粗粉中,不断添加浸出溶剂使其渗过药粉,从渗漉筒下端出口流出浸出液的一种浸出方法。当溶剂渗进药粉溶出成分比重加大而向下移动时,上层的溶液或稀浸液便置换其位置,造成良好的浓度差,使扩散能较好地进行,故浸出效率较高,浸出液较澄清,但溶剂消耗量大、费时长、操作仍嫌麻烦。
(3)煎煮法:煎煮法是将中药粗粉加水加热煮沸,将中药成分提取出来的方法。此法简便,药中大部分成分可被不同程度地提出,但含挥发性成分及有效成分遇热易破坏的中药不宜用此法,对含有多糖类中药,煎煮后,药液比较粘稠,过滤比较困难。
(4)回流提取法:如用易挥发的有机溶剂加热提取中药成分时,则需采用回流提取法以减少溶剂消耗,提高浸出效率。但受热易破坏的成分不宜用此法,且溶剂消耗量仍大,操作亦麻烦。
(5)连续提取法:为了弥补回流提取法中需要溶剂量大、操作较烦的不足,可采用连续提取法。实验室常用脂肪提取器或称索氏提取器。连续提取法提取液受热时间长,因此对受热易分解的成分不宜用此法。
中药成分提取的溶剂按极性排序
常用于中药成分提取的溶剂按极性由弱到强的顺序如下:石油醚<四氯化碳<苯<二氯甲烷<氯仿<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甲醇(乙醇)<水。
常用的重结晶溶剂有水、冰醋酸、甲醇、乙醇、丙酮、乙醚、三氯甲烷、苯、四氯化碳、石油醚和二硫化碳等,常用的有乙醇-水、乙醚-甲醇、醋酸-水、乙醚-丙酮水提醇沉法:在药材浓缩的水提液中加入数倍量的乙醇稀释。(沉淀除去多糖、蛋白质等水溶性杂质。)
醇提水沉法:在药材浓缩的水提液中加入数倍量的乙醇稀释。(沉淀除去树脂、叶绿素等水不溶性杂质。)
另:醇/醚法、醇/丙酮法。(可使皂苷沉淀析出,而脂溶性的树脂等杂质留在母液中)酸提碱沉:生物碱等碱性成分碱提酸沉:黄酮、蒽醌类等酸性成分内酯或内酰胺结构的成分可被皂化溶于水,借此与其他难溶于水的成分分离。
分离难易判定:
β≧100,仅作一次简单萃取就可实现基本分离(如上例);
100>β≧10,通常需萃取10~12次;
β≦2,需萃取100次以β≌1,即KA/KB≌1,则无法分离。
酸性越强,Ka越大,pKa值越小碱性化合物与酸性相反,碱性越强,Ka越小,pKa值越大
中成药调剂注意事项
调剂中成药仍应遵从前述的调剂工作制度,严格按审方、计价、调配、复核和发药程序进行。
中成药的调剂必须注意药品的有效期。
与单味中药一样,有些中成药也会损伤胎元及母体,妊娠妇女应当有所避忌。一般分为妊娠慎用与禁用两类。
妊娠慎用的有:十香止痛丸、三妙丸、三黄片、万氏牛黄清心丸、万应胶囊、万应锭、川芎茶调丸、女金丸、马应龙麝香膏药、天麻丸、木香顺气丸、五虚散、少林风湿跌打膏、牛黄清心丸、牛黄上清丸、气滞胃痛颗粒、分清五淋丸、龙胆泻肝丸、竹沥达痰丸、伤湿止痛膏、华山参片、安宫牛黄丸、防风通圣丸、妇科分清丸、妇炎净胶囊、抗感颗粒、沉香化气丸、附子理中丸、乳癖消片、栀子金花丸、复方川贝精片、复方丹参片、复方鸡血藤膏、独一味胶囊、祛风舒筋丸、桂附理中丸、桂枝茯苓丸、夏天无片、通关散、黄连上清丸、清肺抑火丸、清胃黄连丸、跌打镇痛膏、舒心口服液、舒肝丸、舒胸片、舒筋活络酒、麝香祛痛气雾剂、麝香祛痛搽剂、麝香痔疮栓。
妊娠禁用的有:十一味消能丸、十二味翼首散、十香返生丸、十滴水、十滴水软胶囊、七厘散、人参再造丸、九气拈痛丸、九分散、三七片、三七伤药片、三两半药酒、大黄清胃丸、大黄zhe虫丸、山楂化滞丸、小金丸、小活络丸、马钱子散、开胸顺气丸、木瓜丸、木香槟榔丸、五味麝香丸、止咳宝片、止痛化胶囊、止痛紫金丸、少腹逐瘀丸、中华跌打丸、牛黄至宝丸、牛黄消炎片、牛黄解毒丸、化回生片、风湿马钱片、风湿骨痛胶囊、六味安消散、心宁片、心痛口服液、玉真散、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再造丸、当归龙荟丸、伤痛宁片、华佗再造丸、血栓心脉宁胶囊、壮骨促筋胶囊、妇科通经丸、红灵散、苏合香丸、医痫丸、利胆排石片、龟龄集、灵保护心丹、阿魏化痞膏、纯阳正气膏、国公酒、金蒲胶囊、、乳块消片、乳肌灵胶囊、狗皮膏、活血止痛散、冠心苏合丸、祛风止痛片、荷丹片、桂枝茯苓胶囊、根痛平颗粒、脑立清丸、狼疮丸、益母草口服液、消渴灵片、消糜栓、通天口服液、通心络胶囊、梅花点舌丸、控涎丸、得生丸、麻仁润肠丸、痔康片、清宁丸、消脑降压片、消淋颗粒、颈复康颗粒、紫金锭、紫雪、暑症片、跌打丸、跌打活血散、舒筋丸、痧药、痛经丸、疏风定痛丸、暖脐膏、槟榔四消丸、礞石滚痰丸、麝香保心丸。
中药饮片类型与规格
(1)极薄片:厚度0.5mm以下。适宜木质类及动物骨、角质类。如:羚羊角、鹿角、松节、苏木、降香。
(2)薄片:厚度1~2mm,适宜质地致密坚实、且薄片不易碎的药材。如:白芍、乌药、槟榔、当归、木通、天麻、三棱等。
(3)厚片:厚度2~4mm,适宜质地松泡、粘性大、切薄片易碎的药材。如:茯苓、山药、天花粉、泽泻、丹参、升麻、南沙参等。
(4)斜片:厚度2~4mm,适于长条形而纤维性强的药物。根据斜度分为瓜子片(其斜度小,如:桂枝、桑枝)、马蹄片(其斜度稍大而粗者,如:大黄)和柳叶片(倾斜度更大而药材较细者,如:甘草、黄芪、川牛膝、银柴胡、漏芦、苏梗、鸡血藤、木香等)
(5)直片(顺片):厚度2~4mm,适宜性体肥大、组织致密、色泽鲜艳和需突出其鉴别特征的药材。如:大黄、天花粉、白术、附子、何首乌、防己、升麻等。
(6)丝(包括细丝和宽丝):细丝2~3mm,宽丝5~10mm.适宜皮类、叶类和较薄果皮类药材。如:黄柏、厚朴、桑白皮、青皮、合欢皮、橙皮切细丝;荷叶、枇杷叶、淫羊藿、冬瓜皮、瓜蒌皮切宽丝。
(7)段(咀、节):长10~15mm,长段称为“节”,短段称为咀。适于全草类和形态细长,内含成分易于煎出的的药材。如:薄荷、荆芥、香薷、益母草、党参、青蒿、佩兰、瞿麦、怀牛膝、沙参、白茅根、藿香、木贼、石斛、芦根、麻黄、忍冬藤、谷精草、大、小蓟。
(8)块:8~12mm3的立方块。防止药材煎熬时糊化。如:阿胶丁。
中药饮片的切制方法
(1)机器切制1.剁刀式切药机2、旋转式切药机3、多功能切药机。
(2)手工切制1、切制方法2、切制工具:蟹爪钳、鹿茸加工壶、手工切药刀:①切药刀(铡刀)②片刀(类似菜刀)。
(3)其他切制1.镑2.刨3.锉4.劈5、擂、研、捣、打、磨等。
相关推荐:医疗卫生考试网 2014执业药师考试信息 (责任编辑:薛媛)
- 上一篇: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备考资料:轨道杂化
- 下一篇: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备考资料:中西药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