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执业中药师考试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全真模拟试卷一答案
2017-09-28 09:37 医疗卫生人才网 来源:华图教育
中国医疗卫生人才网同步中国人事考试网考试动态信息:2017年执业中药师考试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全真模拟试卷一答案。更多执业药师资格考试、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备考等医学考试网上相关资讯请关注:中国卫生人才网、华图卓坤医学网!医疗卫生考试培训咨询电话:400-810-8989。
一、最佳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所谓“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从而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证候的过程。所谓“论治”,亦称“施治”,则是根据辨证分析的结果,来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2.【答案】B
【解析】阴阳的互根互用,是阴阳转化的内在根据。这是由于阴和阳本来就是相互关联事物的对立双方,或本是一个事物内部的对立双方,因而阴和阳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各自向着自己相反的方面转化。
3.【答案】E
【解析】饮食入口,经过食管,容纳于胃,故称胃为“太仓”、“水谷之海”。
4.【答案】D
【解析】若阳虚不能制阴而造成阴盛者,属虚寒证,不宜用辛温发散药以散阴寒,须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即扶阳益火之法,以消退阴盛,这种治疗原则也称为“阴病治阳”。
5.【答案】B
【解析】冲脉和任脉同起于胞中。冲脉能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有“冲为血海”之称。
6.【答案】B
【解析】元气,又称“原气”,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7.【答案】C
【解析】在疾病过程中,如患者两眼灵活,明亮有神,鉴识精明,神志清楚,反应灵敏,语言清晰,称为“有神”或“得神”。
8.【答案】D
【解析】肺阴虚证的临床表现,常见咳嗽较重,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并有咽喉干痒,或声音嘶哑,身体消瘦,舌红少津,脉细无力。阴虚火旺还可见咳痰带血,干渴思饮,午后发热,盗汗,两颧发红,舌质红,脉细数。在肺病常见症状的基础上伴见阴虚内热为辨证要点。
9.【答案】A
【解析】自汗:经常汗出不止,活动后加重的是自汗,多因气虚卫阳不固所致。故常伴有神疲、乏力、气短,畏寒等阳气虚损的症状。
10.【答案】C
【解析】赤色主热证。赤为血色。热盛而致脉络血液充盈则面色红赤。故面赤多见于热证。若满面通红,多属外感发热,或脏腑阳盛的实热证,仅颜部潮红,则多属阴虚而阳亢的虚热证,如久病、重病面色苍白却时而泛红如妆,多为戴阳证,是虚阳上越的危重症候。
11.【答案】B
【解析】掣痛抽掣或牵引而痛,即为掣痛,多由筋脉失养或阻滞不通所致,因肝主筋,故掣痛多与肝病有关。
12.【答案】A
【解析】小便次数增多,为小便频数,短赤而急迫的,多属下焦湿热;量多而色清的,多属下焦虚寒,肾气不固,膀胱失约;尿频而涩少,常是阴虚内热;小便数而大便硬,多是脾约病。小便次数减少,除属津液亏耗,化源不足外,还常见于气化不利,水湿内停的病证。
13.【答案】A
【解析】阴虚证常见临床表现有形体消瘦,口燥咽干,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红苔少,脉细数等。神疲、乏力、眩晕等通常见于气虚证,舌红、苔黄腻多是湿热证的表现,脉沉乃里证之征。
14.【答案】D
【解析】反治:是指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又称从治。从,是指采用方药的性质顺从疾病的假象,与疾病的假象相一致而言,究其实质,还是在治病求本法则指导下,针对疾病本质而进行治疗的方法,故实质上仍是“治病求本”。主要有“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等。
此题解题切入点:从治,“从”为顺从的意思,也叫反治。是因为表面的症状和根本的证候是相反的,对应的治疗方法应该是根据证候确定,所以使用的治疗方法和症状则是性质相同的。例如有: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15.【答案】E
【解析】患者属于“肝经郁热”导致的月经先期,表现为经期提前,量多或少,经色紫红,质稠有块,经前乳房、胸胁、少腹胀痛,烦躁易怒,口苦咽干,喜叹息。舌红,苔黄,脉弦数。宜选用丹栀逍遥散进行治疗。
16.【答案】E
【解析】患者属于湿热下注导致的“内痔”,主要症状为便血色鲜红,量较多,肛内肿物外脱,可自行回缩,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治疗宜选用的中成药为:地榆槐角丸、外用化痔栓。
17.【答案】B
【解析】从患者症状诊断患者属于“脾胃气虚导致的泄泻”,主要症状见:大便时溏时泻,水谷不化,迁延反复,食少,食后脘闷不适,稍进油腻之物,则便次明显增多,面色萎黄,肢倦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18.【答案】C
【解析】治疗燥邪伤肺首选方剂为“桑杏汤(桑叶、杏仁、沙参、象贝、香豉、栀子、梨皮)加减”。
19.【答案】D
【解析】脾胃气虚导致的泄泻
[症状] 大便时溏时泻,水谷不化,迁延反复,食少,食后脘闷不适,稍进油腻之物,则便次明显增多,面色萎黄,肢倦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 健脾益气,化湿止泻。
[方剂应用] 参苓白术散(人参、茯苓、白术、桔梗、山药、炙甘草、白扁豆、莲子肉、砂仁、薏苡仁)加减。
20.【答案】C
【解析】胆经郁热
[症状]脓涕量多,色黄或黄绿,或有臭味,鼻塞重,嗅觉差,鼻黏膜红赤。伴头痛较剧,口苦,咽干,目眩,耳鸣,耳聋,寐少梦多,烦躁易怒,小便黄赤。舌质红,舌苔黄或腻,脉弦数。
21.【答案】C
【解析】藏药中,酸味功效润、重、稳、温,能生胃火,增强消化,能使油脂糜烂稀释,并兼顺气,能治培根病,其中余甘子还能治血病、赤巴病、热症。用量过多,则会产生血液病、赤巴病等。
22.【答案】B
【解析】“赫依”、“希日”、“巴达干”为蒙药三根,是人体的本基。蒙医用三根的动态关系来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其中,“赫依”属五元之气,中性,是生命活动(包括语言思维)动力的支配者;“希日”属五元之火,是机体阳或热能的基物;“巴达干”属五元之土和水,是机体阴或寒性的基物。
23.【答案】B
【解析】能引起血红蛋白增多的情况有:
(1)疾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高原病、大细胞高色素性贫血以及某些肿瘤(如肾癌)等。
(2)创伤:大量失水、严重烧伤等。
24.【答案】A
【解析】蒺藜的别名有:刺蒺藜、白蒺藜。
25.【答案】A
【解析】甘遂,有毒,用量控制在0.5~1.5g,炮制后多入丸散用,外用适量,生用。
26.【答案】B
【解析】处方直接写药名(或炒或炙),需调配烫制品,如龟甲、鳖甲、穿山甲等。
27.【答案】C
【解析】三七的别名有:田三七、参三七、田七、滇七、金不换等。
28.【答案】B
【解析】药师调剂处方时必须做到“四查十对”: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
29.【答案】E
【解析】药材的品质优劣直接影响到疗效,历代医家都非常重视药材的质量优劣,医师处方对药品质量提出了要求。如明天麻、子黄芩、左牡蛎、左秦艽、金毛狗脊、鹅枳实、马蹄决明、九孔石决明等。
30.【答案】C
【解析】处方一般以当日有效,特殊情况下需延长有效期的,由开具处方的医师注明有效期,但最长不得超过3天。
更多执业药师资格考试报名缴费、考试成绩、证书领取、执业药师资格试题资料等相关资讯请继续查看:医疗卫生人才网、华图卓坤!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还可以领取更多备考资料、参加活动、优惠购课等!
华图卓坤公众号 | 华图卓坤卫生人才 |
![]() |
![]() |
继续分类查看>>医疗卫生人才招聘|护士资格考试|医师资格考试|药师资格考试|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华图卓坤,专注医考,精于辅导!
(编辑:admin)
相关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