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15 10:58:43 医疗卫生人才网 http://ylws.huatu.com/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华图医疗卫生人才网整理发布:2018临床执业医师备考:再生障碍性贫血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更多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考情政策解读,报考问题咨询,请关注(华图医师资格考试)公众号。加入备考交流群:,参加刷题、模考、领取更多备考资料!
再生障碍性贫血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是临床执业医师考试中经常会考到的内容,为帮助广大考生学习掌握相关知识点,华图教育网整理如下,希望对广大考生有帮助!
多种原因导致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减少和(或)功能异常,引起红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减少的一个综合病症。
病因:
①药物如抗癌药、氯霉素、保泰松;②化学毒物:苯;③放射线;④病毒感染;
发病机制:
①造血干细胞受损;②造血微环境异常;③免疫因素:CD8+T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主要为贫血所致,如头晕、乏力及心悸等。血小板显著减少时则有出血。若粒细胞明显减少时则可发生感染。肝脾一般不大。
1.重型再障 起病急骤,出血、感染严重,常发生在内脏,内脏感染和败血症,网织红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数明显减低,骨髓增生极度减低。
2.慢性再障 起病缓慢,贫血常为首发症状,出血较轻,感染偶有发生,病程较长。
官方公众号
官方客服号
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推荐 | |||||
热点考试 | |||||
考试公告 | 考试快讯 | 报名时间 | 报名条件 | 报名入口 | |
考试时间 | 考试科目 | 准考证打印 | 成绩查询 | 证书领取 | |
实用备考 | |||||
免费直播 | 每日一练 | 医考题库 | 网课推荐 | 备考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