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01-9999医疗卫生
    从小家长就喜欢孩子们学医、学幼教,出来能够穿上白大褂,可以站上三尺讲台,得到人们的尊重和敬仰,近几年,我国医学院学生确实一波波培养了很多人才,但是真正拿起手术刀的却寥寥无几。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培养约60万医学生,但是只有约10万人可以穿上“白大褂”.有报道称,目前医学毕业生的转行率居高不下,学以致用的难度较大。

    记者采访发现,在我国最顶级的医学学府中,大部分学生还是坚持着他们的医学梦。王智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研三学生,虽然快到毕业季了,但是他并不急着找工作。

    王智:一般我们是先上博士,博士读完以后再找工作。我有些同学是硕士毕业的,找工作有一定的难度,想找个好的医院比较困难,一般都要博士。

    他的同班同学尹珍珍在做找工作和考博的两手准备。

    尹珍珍:考博肯定考,但是找工作简历也会投。如果有比较合适的工作,我更倾向于工作。因为我本人是南方人,我可能想回南方。找医院的话省级的三甲。

    但是,确实有不少医学专业的学生也明确地表示要放弃本专业。一位河南中医学院中药学毕业生正在准备考公务员,他告诉记者:

    中药学毕业生:关键是现在医院也不好进,一是要求学历高,第二还需要找关系。而且现在进医院之后也没有太大的前途,呆几年可能一直是普通的医生,发展空间不是很大。

    河南推拿职业学院针灸专业的一位毕业生尽管还没有工作意向,但是也明确表示不会当医生:

    毕业生:现在暂时没有打算从事本专业,第一是因为这个工作挺忙的,挺累的。第二,现在医生的地位不断的下降,医患关系也是特别的紧张。

    医学生不做医生、医生大量流失,高昂的培养成本被白白浪费。而那些即使留在医疗行业的医学毕业生,对职业的满意度和认同感也持续走低。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研三学生王智对记者说,近期接连发生的医患恶性事件虽然不会改变他的从医志向,但是会让自己日后在面对患者时产生戒备心理。

    王智:作学生的时候,我想是的尽力地去帮助患者。但是当有了这种(恶性)事件发生,一件一件在别人身上发生,你付出那么多,可能就觉得会不值得干这个事情。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医改政策研究专家李玲也指出,如果不改变风险高、待遇低、职业尊严缺失这几大问题,医生的流失情况将会更加严重。

    李玲:从医是一个很崇高的职业,现在我们把这个职业变成了一个很羞辱的职业,得不到体面的工资,得被迫的拿回扣、拿红包。得不到患者的信任,他得不到他人生的价值。他的风险又很高。我们现在对这个职业没有合理的培养使用规划。

    在前不久由西安医学院教师王志玲、弥曼 撰写的《医学本科生基层就业意愿的调查与思考》显示,在大量医学生选择深造、转行的同时,中国基层缺医生的现状却没有大的改观。接受调查的学生中,不愿去基层就业的占到了近6成,城镇学生中,近8成不愿去基层就业。

    “基层经济发展缓慢,工作条件差”、“保障不够,再就业难”都成为毕业生不愿去基层锻炼的主要原因。广东卫计委副主任廖新波就指出,基层医院的人才缺失问题非常严重。改变这种现状,不能光靠鼓励,更要靠吸引力。

    廖新波:待遇、保障等是一种吸引,人们才会下到基层去。因为在基层确确实实并不是没用武之地,而是没有用武的机制。

    面对当前我国这么复杂的医患关系,许多有意愿踏进医院大门的高材生望而却步,而在医院,据采访得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生告诉记者,许多老医生之所以宁可自己“累到吐血”也不愿让实习生多帮忙,主要是担心一旦出了纠纷,自己须承担连带责任。对于家属说出的难听的话也要忍着,否则只要一投诉都是医生的责任,这些原因最终导致了只有1/6的医学毕业生最终走上医生岗位。 (责任编辑:魏世泰)
  • 热门分站
  • 热门地市
  • 热门考试
  • 热门信息
  • 热门推荐

招生简章

网校课程
图书教材